济溪环保公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楼主: 长安野人

想到NGO工作的大学生在毕业后是否应该立即进入NGO工作?

[复制链接]

86

主题

768

回帖

1万

积分

仲裁员

积分
14535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9-9-16 14: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1.话说,半路出家的也有不好的地方,就像楼上几位讲的。
进了企业之后再想进NGO需要太大的勇气,部分人就已经安于现状或者说当初的那份激情已经熄的差不多了。
2.NGO没法把培养人才的硬活推给企业,一来最重要的关于NGO的理念,企业没法给你渗透;二来,企业可能有些东西和NGO是相悖的,那从企业进来的人到了NGO,你NGO还是一样要花大工夫去引导和培养。技能容易培养,但是恐怕价值观的渗透不是这么一天两天的吧。国内的大部分本土NGO还在成长阶段,需要更多的“根正苗”的人才。但是在培养对口人才上还要自己来,企业可以给你培养技能,但不能给你渗透理念。而现有的靠大学社团来渗透的效果和范围有限。你NGO可以招到有技能的,但未必能招到真正认同你理念和工作风格的人。
结局是注定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60

回帖

46

积分

清泉

积分
46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9-9-17 12: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大家讨论的很激烈,也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
首先先明确我的立场,我支持正方的观点。原因如下:
1.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讨论呢?我想很多是因为在学校就有过社团经历的人,在面对大学毕业的就业问题上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人选择了走政府和企业的道路,有的则踏上了一条被公认为的理想道路NGO行业。正是因为人们把NGO看的过去理想,而在面对理想的同时不得不去面临现实。
2.既然我们都把NGO看成是一个行业,那么在这个行业里就有人在做一些事情。有的人只看到了国外的NGO很辉煌,做了很多事情,积累了很多经验,觉得如果自己投身这个行业没有资本。那么试问在中国的本土NGO里面有多少大学教授呢?答案是否定的。
3.面对这样一个貌似是超现实的行业,很多已经毕业或者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选择了放弃!觉得我们能做的太少了,古人就有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之说,君不见国外NGO多年的努力和奋斗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因一个梦想不断努力的结果。
4.举个再简单过不的例子,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会见上帝,为什么还在努力地让自己过的舒服呢?是我们太理想了吗?肯定不是。我们现在对环境问题的看法是,我们明明知道环境无论我们做什么样的努力它都在一天一天的恶化,我们能够去做的是在尽我们最大的能力来延缓地球的衰老。就像女人在做保养,男人需要擦皮鞋!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1859

回帖

1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7581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发表于 2009-9-18 13: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大家讨论的很激烈,也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
首先先明确我的立场,我支持正方的观点。原因如下:
1.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讨论呢?我想很多是因为在学校就有过社团经历的人,在面对大学毕业的就业问题上走上了不同的 ...
草色人 发表于 2009-9-17 12:04


等你的续~~~不错的措辞

继续看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22

回帖

91

积分

溪流

积分
91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9-9-19 01: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是NGO,责任似乎相当的高,要求相当的高,做事容易,但把事情做好事是有难度的,我不认为初出茅庐的学生有足够能力与资格直接进入NGO。
   有工作经验的人,培养了一定工作习惯,在经验中包含着工作能力。对于公益事业的NGO,涉及工作面知识面广,应该需要从人才中选出人才,更有利于NGO的发展。
   在与老人的交流中我感受到国际的NGO在招聘中有很多支持反方的例子。对于武汉绿色基金来说,在大家都有一年协会管理的经验后进入基金,给团队合作、信息交流方面带来很多方便。
C’est lave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445

回帖

3882

积分

长江

积分
3882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9-9-19 01: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说是否继续吧,NGO至少能够延续某些情节,至于是否专职就……
我一直都在,我知道,你也一直都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22

回帖

91

积分

溪流

积分
91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9-9-19 01: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郑总的话,觉得自己一直很幸运,在大学选专业时能自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环境工程》。我已经大四了,专业课上得终于有点实际的感觉,在大学生环保活动中接触的《环境保护法》《公众参与机制》等都包含在内。虽然课本上的内容不多,但是因为在环保活动中有皮毛的接触,我能看到书本背后的广阔空间,再加上书本里串起来的知识点,使我的映像很深刻也容易产生自己的一套体系。 比如说,把武汉的城市湿地小组对南湖问题的探索与我们刚开始学习的环境影响评价联想起来,是有有效的、更容易的解决途径。(我同时也感受到我国环评制度实际实施的不足。)  然而,对于在NGO工作,我期望先通过自己在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方面的努力使自己能有资格进入环境保护方面的NGO 工作,有专业素养的NGO应该是发展趋势吧。

郑总也专挑好时机做“恶人”哈。现在恶人相对而言也是褒义词吧,很喜欢的一句话:“我们宁可现在做恶人,也不能做历史的罪人。”(出自,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吴晓青谈环保审批)
C’est lave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2 17: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1.NGO只是一个行业,NGO的工作也是工作;
2.逃避培训成本是没有用的,NGO更应该想如何减少这个成本。现在有很多实习生项目,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办法。而且,现在很多大学生到企业实习也是自己贴钱;相比之下,NGO反而更人性化;
3.就我个人来说,选专业时完全不了解,选了一个经济学,但那不是我喜欢的。在NGO的经历,让我有了自己明确学习和奋斗的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7

回帖

68

积分

清泉

积分
68
QQ
发表于 2009-9-22 19: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现在社会的当今就业形式,有一些人会想得去NGO 工作,来缓解就业压力。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NGO的工作呢?
   目前的大多NGO 都很需要人才,但是又有多少大学毕业生能满足NGO 对于工作人员对于能力的需求呢 ?
  所以我认为 ,应该慎重对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570

回帖

702

积分

湖泊

积分
702
QQ
发表于 2009-9-30 04: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NGO不能盲目地入,NGO也并非代表着不专业,可以让一部分人在其中混时间,只有认真对待NGO的人才能做好它,对双方也好
华科环协成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主题

598

回帖

936

积分

黄河

积分
936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9-10-10 11: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觉得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无论是从事NGO还是走向社会去公司和企业,都应该选择正确的机构和单位,适合自己很重要!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济溪 ( 京ICP备17053947号-1 )

GMT+8, 2024-6-3 01:54 , Processed in 0.03902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